◈ 第四章 眾籌

第五章 真誠的朋友

鄭做走出銀行門口,就開始想辦法弄錢。剛才將自己身上僅剩的200塊錢都存進了新辦的銀行卡里,可200塊錢太少了,就算自己買比分盤能翻100倍,也才2萬多塊錢,對於一心要干大事的他來說,這些錢還遠遠的不夠。

找家裡要?肯定不行,家裡最多一次給個幾百上千塊,再多就不好解釋了。而且鄭做知道自己的父母一直非常的節約,每個月收入都是固定的工資,如果他這裡用得太多,父母那邊就會更加的節儉。

找朋友借?那也肯定不行,自己以前的朋友都是同齡人,基本上都還在上學,每個人擠那麼一兩百給他也不解決問題。

最後,鄭做想到了後世非常流行的眾籌,同樣是借,但是許諾給債主更多的回報,在高收益面前應該可以籌到一些錢。

回到學校,鄭做馬上用電話聯繫了自己手機里存有號碼的朋友。因為還只是個大一的新生,鄭做認識的人並不多。10多個朋友除了同寢室的魏帥、王小建、黃冠,還有就是大二年紀的李逸、張學等老鄉,這些都是後世跟自己非常鐵的朋友,再然後就是劉沙等幾個一起打籃球的球友。

畢竟,眾籌的方式在現在還不是那麼讓人理解。要別人拿錢出來給他,更多的還是需要信任。經過了30多年生活洗禮的鄭做,自然懂得這種信任的難能可貴。

他決定,凡是拿錢出來的朋友,都給他們承諾2倍返還。距離周六的比賽還有3天,贏錢以後從**網站**也還需要大約兩天時間,5天返還2倍,鄭做認為還是比較誘人的。

跟朋友們約好了晚上在學校後門的學友餐廳吃飯,順便在餐桌上跟他們說眾籌的事情。鄭做在事業單位工作了10多年,重生了還是改變不了這樣的習慣,有什麼事情需要朋友幫忙先請朋友吃飯。

雖然身上已經身無分文,但是鄭做毫不擔心吃飯的花費。一方面,自己很快就要從**網站賺上一筆大錢,另一方面,入學兩個多月來,他和魏帥沒少在那家餐廳打牙祭,老闆早就和他們熟悉了,欠一頓飯錢絕對是沒有問題的。

距離晚飯還有些時間,鄭做跑去學友餐廳跟老闆提前打好招呼,就徑直跑到了圖書館。

前世的整個大學生涯,鄭做覺得自己做得最有意義的事情就是泡圖書館,這個習慣他並不打算改過來。

放輕了自己的腳步,鄭做來到了閱覽室,隨手拿起了一本廣告期刊看了起來。這是一本比較專業的雜誌,有很多成功的廣告案列分析。後世的鄭做也是因為在學校圖書館看多了這類的書,後來才去深藍市找了一份廣告文案那樣坑爹的工作的。

很快,鄭做就看得入了迷,有了一段工作經歷後,再來看這些理論性的書,有種茅塞頓開的感覺。廣告其實是一項很有意義、有挑戰性的工作。以至於廣告界流行一句名言:「不做總統,就做廣告人。」

「用自己的創意和創作去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消費習慣。」這是鄭做後世對廣告的理解,還曾經在一次面試的時候,靠這句話打動了面試官,從而躋身一家4A廣告公司。

只是現實永遠比夢想殘酷,永無止境的加班和黑暗的比稿早就磨滅了一個熱愛廣告青年的激情。這輩子鄭做肯定不會去做廣告,哪怕這輩子也當不上總統。現在看這個書更多的是一種愛好。

就在鄭做看得入迷的時候,鼻腔里傳來一陣幽香,一個穿着白色T桖,藍色牛仔褲的短髮女孩坐在了他的旁邊。只見她挎着一個碩大的淺灰色挎包,挎包里可能放着一個隨身聽,一根白色的耳機線從挎包里延伸到她的耳朵上。耳朵被短髮完全遮住,鄭做看不到耳機上的LOGO,但是鄭做可以肯定這女孩是個富二代。

99年隨便一個隨身聽都要1000多塊錢,幾乎相當於鄭做半個學期的生活費了。

女孩子將挎包放在面前的課桌上,靠近鄭做坐了下來,然後對着鄭做笑了笑,指了指鄭做面前那一疊廣告期刊。

鄭做看到女孩手裡和他拿着同一種期刊,知道是自己把好幾期的雜誌都拿到了自己桌上,人家看完一期沒有了,就找了過來。

於是,他禮貌地笑了笑,將桌前所有的雜誌都遞給了短髮女孩。

時間過的很快,馬上就要到晚餐時間,鄭做看了看左手腕上的手錶,時間已經來到了下午五點十五,於是站起身來走出了閱覽室。跟朋友們約好是下午五點半,鄭做沒有遲到的習慣。

短髮女孩看着鄭做匆匆離去的背影,略感意外。進大學以來,自己經常泡在圖書館,喜歡這裡的安靜平和的氛圍,也經常遇到一些男生藉機搭訕,遞紙條什麼的。沒想到第一次主動跟一位男生接觸,人家卻並沒有什麼反應。

鄭做來到學友餐廳的時候,朋友們都還沒有來,跑去餐廳收銀台又拿了一包芙蓉王,拆開遞給餐廳老闆一根:「老許,這頓飯過幾天跟你結帳,待會份量你可要弄足一點,我叫了10多個人呢!」

老許點點頭:「放心吧!鄭做,都是朋友。」

就在鄭做跟老徐閑聊的時候,餐廳門口傳來一聲爽朗的笑聲:「我靠!做兒,你搞什麼飛機啊?這麼大排場?」來的人是鄭做的老鄉李逸和張學。

李逸跟鄭做在後世也是非常鐵的哥們,他是那種可以為朋友兩肋插刀的人,一直以來對鄭做都多有照顧。

「沒事兒,有點事情想請兄弟們幫幫忙,再一個也是想跟大夥聚聚。」鄭做一邊掏出身上的芙蓉王,給來的幾個朋友遞過去,一邊說到。

算上前世,這些朋友裏面有很多都是10多年沒見過了,即使是跟他聯繫的最多的魏帥,一年也見不了幾面。

將李逸和張學領進早就預定好的包廂沒多久,人都陸陸續續地到了,包廂裏面開始熱鬧起來。